世界各地有很多调水工程。在4000多年以前,世界上就有了调水工程。埃及的尼罗河,印度的恒河,南美的亚马逊河,美国的密西西比河、科罗拉多河都有调水工程。俄罗斯水资源并不短缺,但是主要河流间均用运河联通,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大水网。迄今为止全世界40多个国家有400多项调水工程,南水北调只是其中之一。
我国调水工程历史悠久。例如:2400年前的京杭大运河、郑国渠,2000年前的都江堰等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调水工程更多了,例如东深供水、引滦入津、引黄济青、引额济乌等工程。
与其他调水工程相比,南水北调工程具有四个特点:
一是规模不同。首先,是跨流域。综观国内外调水工程,真正跨流域调水的很少。南水北调横跨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四大流域,不仅是解决水资源补给的问题,而且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,通过东、中、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联系,构成以“四横三纵”的水网总体布局,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。第二,长度不同。东、中线加起来长度近3000公里,长距离调水工程受气候的变化影响很大,工程建设和运行的要求非常高。第三,水量不同。南水北调三条线共调水448亿立方米,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。东、中线工程又处于我国比较发达的地区,中线还有跨渠桥梁1800多座,跨越的公路、铁路、油气管道加在一起几千处,这也是技术上的挑战。
二是工程目标不同。以往国内外调水工程绝大多是单一目标,有的以农业灌溉为目标,有的以生活用水为目标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是多目标的,不仅是水资源配置工程,更是一个造福人民的综合性生态工程。工程实施后,将极大地提高受水区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的能力,向沿线100多个城市供水,同时把城市侵占的一部分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偿还给农业和生态。在某种意义上是工业反哺农业,城市反哺农村,是科学发展观在水资源安全方面的生动体现。
三是工程领域不同。以往的调水项目主要是工程领域,修渠道,建堤坝,搞工程。南水北调不仅涉及工程领域,还涉及社会层面的征地移民、水污染治理、生态环境及文物保护等。东线为满足调水水质要求,就安排治污项目426项,投入140亿元,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,且取得初步成效,为全国其他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提供了借鉴。
四是技术管理不同。南水北调由150多个设计单元工程、2700多个单位工程组成,且建筑物种类众多,技术要求高,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。比如:丹江口大坝加高,既要加高又要加厚,怎样保证新老混凝土连接、联合受力,国内外尚无类似工程实践;中线穿黄工程,如何从黄河底下复杂地层中开凿数千米的隧洞,承载内外水压,克服以往盾构施工尚未遇到顽石、枯树等,并保证隧洞不漏水;北京的pccp管道,直径4米,从生产、运输到安装,攻克多个技术难关,管道制作就获得了两项国际专利。另外,南水北调技术管理也面临着很多挑战。从初步设计方案优化,到施工管理规范要求制订,在技术方案上面临着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博弈,既要考虑到技术上的必要性,又必须考虑在实施当中的可行性,倾听各方意见,兼顾各方利益。工程实施阶段,很多工程实践没有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,需要深入研究和制订,并应用到施工当中去。